2022年9月8日——
让我忧心忡忡的华语口试题
来自 / 联合早报
发布 / 2022年9月8日 5:00 AM
鲁一越
8月16日是小学离校考试(PSLE)的华语口试,今年考题自然成为谈论焦点。作为未来小六考生家长,我不能免俗地关注了一下。可令我诧异的是,陆续看到好几家补习中心在网上宣称“押中”了口试考题。PSLE毕竟是严肃的升学选拔考试,在新加坡这个讲究法治的国家,发生考前泄题这种事情的可能性极小。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考题被轻易地“押中”呢?
带着这个疑问,我特意研究了一下PSLE的历年华语口试题,发现大多数题目都围绕着诸如“尊老爱幼”“保护环境”“邻里和睦”“助人为乐”等几个屈指可数的“传统美德”主题。虽然题干有些许差异,但核心内容高度相似,以至于考生只须根据这些常见话题,事先准备好若干个回答模板,然后设法把题干和对应模板挂钩,就能不费力地应付。那些经验丰富的补习中心,自然比我更加精于此道,能够纷纷“押中”考题也就不难理解了。可是,这样轻易被“押中”的口试题,却让我忧心忡忡。
教育的目标不应该是把孩子培养成“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样子”。12岁本应是自我意识开始萌发的年纪,也是从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,逐渐过渡到能够接受和理解多元化复杂世界的年纪。但是,现今的PSLE口试题既无法引发孩子的主动思辨,也阻止了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。所有考生都不得不顺着出题人设计好的轨迹,套用“八股文”般的模板,异口同声地重复着“绝对正确”的统一观点:“我们要保护环境”,或是“我们应该尊重老人”,却没有人会去思考“环保是不是意味着要放弃舒适的现代生活方式”,或是“倚老卖老的人是否依然值得尊敬”这样更加有现实意义和值得讨论的问题。
我很能理解教育部试图把华族传统美德揉进华语教育的一番苦心,但这并不意味着口试题目一定要被局限在这些“美德故事”。由于历年PSLE口试涉及主题的范围相当狭窄,因此十分容易预测和提前准备,再加上补习中心的推波助澜,导致大部分考生的口试答案高度同质化。每个人临场表达出来的观点和内容大同小异,让打分老师也很难给出区分度很大的分数。这显然背离了PSLE作为选拔性考试的初衷,也让很多平时关心时事、眼界开阔、思维活跃的孩子,在这样的题目面前占不到任何优势,反倒是鼓励了那些死记硬背,生搬硬套只为了用来应试的学生。
在我看来,PSLE口试的意义在于考察孩子的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,把听得耳朵生茧的车轱辘话说得再流利,也并不意味着可以拿高分。为此,我强烈建议教育部考虑从每年的时事题材里选取PSLE口试话题,内容可以涉及包括社会、科技、体育、环境、医疗等各类主题。所讨论的问题应该是开放性的,没有绝对的正确或错误,考生可自行选择角度表达和论证自己的观点。这样既能够鼓励孩子了解时事拓展视野,也能够驱赶押题歪风,同时也让半大不小的小六学生真正感受自己的想法,阐述自己的立场,完成心智和人格上的成长。
希望两年后,我自己的孩子踏上PSLE考场的那天,会遇到耳目一新的口试题。